大家印象中哪个地区还保留七夕节传统民俗?比如传承下来的民间活动,或者当地七夕特色美食?
竟然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看来这个问题很偏!但是这个节日我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说说我家的习俗。我的家乡在豫东南,一个偏僻的小村。七夕习俗有以下活动:
1.七夕的晚上,女孩子们到村头菜园里去偷菜。一般是七个女孩,至少要偷七样蔬菜,多了也没有关系。偷回来之后包饺子吃,七个女孩齐动手,做起来也快,当然其中包饺子时会包上硬币(代表财富)、草棍(代表针线)、花朵(代表美貌)等东西,煮好饺子之后,大家一起吃。吃到什么都会欢喜万分,这就是一个乞巧的过程。而我作为胡同里仅有的一个男孩,也常常受惠,就坐在院子里等,并且吃过几次她们包的饺子。
2.天黑之后蹲在草丛里偷听牛郎织女的对话。当然,这个偷听的地方有的说是花架,有的说是葡萄架,有的说是茄子架,也有的说是草棵子里。至于有没有听到我,我没有参与过,但我知道,那个时候蚊子最多,去偷听肯定要受罪。
农村的***活动极少,这样的民俗小活动,往往是农村年轻人的狂欢节。所以至今记忆犹新。只是时代在变迁,农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很少人知道还有这样的习俗。倒是在城里又流行起来,媒体把这七夕当作中国的情人节来宣传,其实也有那个意思。毕竟了民是一个好现象。
古代七夕节吃什么美食?
不是什么都一定要凑成十大xx的😂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