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具体在什么地方?
三峡水电站又称三峡工程、三峡大坝、三峡水库,分布在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三峡西陵峡内的秭归县三-{斗}-坪,并和其下游不远的葛洲坝水电站形成梯级调度电站
三峡大坝,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境内,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三峡大坝旅游区的核心景观、三峡水库的东端。
三峡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在发挥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运效益。三峡大坝建成后,形成长达600公里的水库,***取分期蓄水,成为世界罕见的新景观。
三峡工程主要有三大效益,即防洪、发电和航运,其中防洪被认为是三峡工程最核心的效益
三峡大坝落差110米,下游的鱼怎样游上去呢?难道一直两地分居?
三峡大坝落差110米,下游的鱼怎样游上去呢?难道一直两地分居?
三峡大坝迄今为止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设计的正常蓄水位为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年发电量在1000亿度左右,在发电、调蓄洪水、航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坝的下游水位60米左右,所以三峡大坝的落差达到了110多米,通过水体的高度差,可以达到利用水的势能进行发电的目的,不过这种落差对于鱼的活动来说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那些季节性洄游的鱼类,之前可以沿着江水逆流而上,修建了大坝之后,这些鱼儿如何游得上去呢?
世界上多数的鱼类都具有洄游的习性,驱动洄游的重要原因就是受到气温、水体盐度以及捕食和繁殖等生理活动的影响,一个水域将很难在全年都能满足鱼类的所有需要,需要在特定的时间从一个水域游动到另外一个水域,这是鱼类长期进化的结果。从鱼类洄游的目的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种是生殖洄游,这也是占比最多的一种洄游方式,通过情况下都是根据鱼类的生活习性,相应地选择由沿海水域向着河流的上游、或者从近海海域游到沿海水域、或者从沿海区域游动到深海、有的也可以从小溪游到入河口等等,洄游目的地水域的温度和盐度等自然特点,比较适合鱼类繁殖以及鱼卵的孵化。
第二种是越冬洄游,鱼类对水温通常比较敏感,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一个水域的水温会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当水域温度较低时,大部分的鱼类就会选择寻找或者回归到水温较高的区域来生活,就像候鸟迁徙一样。
第三种索饵洄游,鱼类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从水中摄取一定的食物来维持生存和发育的需要,这就需要它们根据水域食物量的多少,选择从贫瘠的区域游动到相对丰富的区域,在此过程中达到获取食物的目的。
此外,有的鱼类还会根据栖息地水***的丰富程度,有针对性地从水量缺乏的水域游到相对充沛的区域,从而达到增加捕食量、提高产卵效率的目的。
长江中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以及中华鲟、刀鱼、松鱼、鲈鱼,还有河豚等动物,都具有季节性洄游的习性,有的鱼类洄游路程长达1000公里以上。长江上大坝的修建,鱼类栖息或者洄游过程中的水生态环境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加上大坝上下游之间落差的存在,对这些鱼类的洄游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三峡大坝设计时就考虑到了这一问题。在大坝修建之前,其两侧专门修建了可以供鱼儿洄游的“鱼梯”,通过缓慢的水流,鱼儿可以沿着这些“鱼梯”逆流而上,从而实现从下游低水位游到上游高水位的水域。另外,在“鱼梯”的高处,还专门修建了面积较大的“鱼池”,鱼儿洄游上来之后可以在此进行停留和缓冲,从而有效减少奔腾而下的水流对鱼体的冲击。
当然,根据鱼的种类以及适应能力的不同,一些鱼类可以通过这些***设施达到洄游的目的,但是仍有一部分鱼类没有能力进入“鱼梯”或者没有能力沿着“鱼梯”而上,对于这些鱼类来说,大坝的确是阻挡了它们原先自然的洄游通道。基于此,人们又想到了其它办法来进行弥补,比如建设鱼类自然保护区、修建鱼类驯养救护中心、***取人工养殖放流、人为制造洪峰等措施,来尽量减少人为活动和工程给鱼类带来的影响,从而维护长江鱼类的生物多样性。
水坝上游的鱼能流向下游,但下游的鱼是无法游到上游的,三峡大坝正常蓄水位为海拔175米,而坝下水位为62米,上下落差达113米,要想通过需要翻越40层楼房的高度。即使三峡的双线五级船闸,水位落差也太大,下游的鱼很难通过,何况船闸关上后滴水不漏。
世界各地的许多河流流域,水坝的建设越来越被视为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最大威胁,特别是对洄游鱼类,水坝可导致内陆和海洋生态生产链之间的连通性丧失。在南美洲和亚洲都发现河豚的生存受到水坝的严重威胁,水坝形成了无法逾越的屏障。
长江流域是淡水鱼类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有361种鱼类分别属于29个科的131个属,占我国淡水鱼类的36%,其中177种是特有鱼类,25种已经处于濒危状态。1981年葛洲坝的建设就导致了三个特有的古老鱼类种群数目急剧下滑——中华鲟,长江鲟和白鲟。每年9月到11月,中华鲟最初是由海水中迁移到长江上游金沙江的繁殖基地,洄游3000多公里。然而,葛洲坝的建设完全阻止了它们迁移抵达长江上游产卵,虽然在坝下形成了一个新的产卵点,但繁殖地从600公里缩小到只有7公里,目前野生中华鲟的产卵地仍限制在在长江下游,见下图。
三峡大坝继续减少大坝下游41%的水量,进一步破坏其繁殖地。自2003年5月三峡水库蓄水以来,由于水温变化,中华鲟的繁殖时间逐渐被推迟。在水库水位达到135米后,繁殖周期被推迟了一周;当水位上升到156米时,推迟15天;到175米水位后,中华鲟的繁殖期推迟了一个月左右。据观察,现在野生中华鲟在11月的最后十天里繁殖,比往年10月底的繁殖期晚了一个月左右。这可能会进一步减少已经很稀有的中华鲟的数量,由于幼鱼没有足够的时间成长为成鱼,当游回大海时,存活率可能会降低。
为了减少水坝建设对洄游鱼类的影响,现在部分水坝开始设置洄游鱼类可通过的鱼梯,如上图,但一直被诟病鱼梯的通行效率低。
三峡大坝落差110米,下游的鱼怎样游上去呢?难道一直两地分居?
人们常以“活鱼逆流而上,死鱼随波逐流”来引申两种截然不同的人,一种是不畏困难、敢于勇往直前始终保持朝气和活力的人,而另一种则是放任自我、没有奋斗勇气而随波逐流的人。
我们都知道大部分鱼类之所以有逆流而上(洄游)的习性,这主要是与鱼类的遗传因素以及外部环境有关,一方面洄游能够扩展生存空间,索饵机会增加;另一方面上游水域水质较清且含盐度较小,适合鱼类繁殖;同时逆流而上在水的冲击下鱼鳃之间的间隙增大,更有利于吸收氧气等。
但是随着葛洲坝、三峡大坝等大坝的建成,导致原来连续的河流生态系统被分割成多个单元,使得鱼类洄游通道被阻隔,这无疑对在进化史中形成的需要通过大范围、长距离迁移的的鱼类造成极大的影响。
据统计,在长江三峡截流之前,三峡江段原有鱼类共有108种,但是随着大江截流和正常蓄水之后,共有约40种鱼类由于河流生态环境的改变而受到影响,其中就包括了约40%上游特有的鱼类。
尽管三峡大坝阻断了鱼儿正常洄游的路径,但是长江鱼类生态保护还得继续,而关于鱼类的保护问题则主要是通过珍稀特有鱼类驯养救护中心、修建珍稀和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增殖放流以及生态调度试验制造“人造洪峰”促进中下游包括“四大家鱼”在内的鱼类自然繁殖等方式来维护长江流域鱼类种族规模。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深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鱼性化”的鱼类洄游工程被应用到水利工程当中,人们通过在大坝的两端修建可供鱼类洄游的“鱼梯”,并在较高的地方修建可供鱼类“歇脚”的鱼池,如此一来鱼儿就可以通过鱼梯一步步“翻越”大坝并开启正常的洄游之旅。
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可以降低大坝对鱼类洄游产生的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