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老工业城市?
一、上海
上海在解放前是中国第一大工业城市,在亚洲也是排名前三的工业重镇。在日本侵华前,上海的工业产值占全国的50%左右,产业工人达数十万之多,形成了纺织、造纸、卷烟、火柴、肥皂、面粉、皮革、橡胶等八大支柱产业,当时日用品国货基本等于“上海造”。
二、沈阳
五十年代末沈阳一跃成为中国第二大工业中心,仅次于上海。上海成就了中国轻工业,以沈阳为首的辽宁则成就了中国重工业,辽宁无愧于“共和国长子”的称号!
三、哈尔滨
哈尔滨解放前是中国四大国际化城市之一,工业实力也非常强劲,尤其在电气、机械、仪表等领域实力雄厚,堪称改革开放前中国高端制造中心,中国早期许多大型设备的研发都有哈尔滨的参与。
哈尔滨工业大学堪称中国高端制造的黄埔军校,就工业贡献来说,远在清华、北大之上!哈工大参与的重大项目有:FAST射电望远镜、登月工程、载人航天、空间站、登月机器人、星地激光链路等重大项目,在航天、机器人、小卫星、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国内无出其右,是中国工业化的中流砥柱之一!
四、天津
天津工业始于洋务运动,作为李鸿章北洋系的大本营,洋务派在天津兴办了不少工业企业,其中最有名的是天津机器局,是北方最大的军工产业。解放前天津的工业主要有纺织、军工、机械、造船、水泥、化工、食品、烟草、制革、电灯等,工业门类齐全,是唯一能和上海相比的全国第二大综合性工业中心。解放后,天津工业也大量外迁,人才支援全国建设,成为主要的人才和技术输出地。
五、青岛
青岛最著名的工业就是纺织,解放前与上海、天津并称“上青天”,解放后青岛纺织行业不仅向国内输送了大量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在省内援建了15个纺织工厂,还支援越南、柬埔寨、巴基斯坦、尼日利亚、赞比亚等第三世界国家创建纺织工业。
六、长春
长春的强项是汽车、光学、仪器仪表、电力、石化,向全国输出了大量上述人才和技术,有力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现在,长春在集成电路领域也拥有强劲实力,是国产光刻机的重要参与者。
七、太原
以太原为首的山西建国以来一共向全国输送了200多亿吨煤炭,这是什么概念呢?这些煤炭需要3000万辆20节的火车才能运走!1930年代山西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人均收入全国排名非常靠前,与江浙沪同一水平,今昔对比令人唏嘘!
八、开封
开封解放前是河南省会,当年京汉铁路未经开封的主要原因是黄河开封段不稳定,出于安全考虑走了郑州,这也导致了开封的没落。
陕西工业城市?
宝鸡市是陕西纯正的工业城市。
宝鸡的工业,始于1938年申新公司等民族工业企业西迁。“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一批“大国重器”先后布局宝鸡。历经多年发展,我市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钛及钛合金材料、石油钻***、烟酒食品、能源化工、优势装备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涵盖35个工业门类、224个工业行业,其中,稀有金属加工、石油钻机等“宝鸡制造”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
中国华北重要工业城市?
我国华北重要工业城市是天津。
天津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北方地区最大的开放城市和工商业城市。
2020年,天津工业增加值4188.13亿元,比上年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
***矿业增加值增长2.8%,制造业增长1.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0%。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长1.5%,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51.2%;中小微企业增加值增长1.8%,快于全市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占比为48.8%,比上年提高8.4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7%,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6%,医药制造业增长3.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2.9%,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6.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3.5%,石油和天然气开***业增长6.3%。